
【特约大V】龚成:Nike的元宇宙
- 资讯
- 2022-03-08
- 241
Nike Inc
【股价图】
股票代号︰NKE
市盈率:35倍
每股盈利:$3.64
市值:2100亿美元
业界类别︰运动服装及配件
行政总裁︰John J. Donahoe,II
主要股东︰Vanguard Group Inc(6.70%)
集团网址︰www.nike.com
5年业绩︰2017/2018/2019/2020/2021
收益(亿美元)︰344 /364 /391 /374 /445
毛利(亿美元)︰153 /160 /174 /162 /200
盈利(亿美元)︰42.4/19.3/40.3/25.4/57.3
每股盈利(美元)︰2.56/1.19/2.55/1.63/3.64
每股股息(美元)︰0.78/0.86/0.95/1.07/1.13
ROE︰34.4/17.4/42.7/29.7/55.0
(截至31/5为一个财政年度)
--企业简介--
NIKE Inc.于1967年创立于美国俄勒冈州,业务包括运动鞋、服装、相关配件等。集团现时为全球最大运动鞋及服饰销售商,主打较年轻的消费者市场。
现时旗下产品种类,主要分为跑步、NIKE篮球、The Jordan、足球、训练和运动服装。其次,还有美式足球、哥尔夫球、板球等户外运动用品。集团拥有强大品牌和研发技术,透过高质素的运动产品,令其一直于行内保持领导地位。
自2018年度开始,集团推行Consumer Direct Offense及Triple Double策略。目的是提升产品创新和市场敏感度,致力令产品更贴近消费者期望。
集团业务主要集中于北美地区,占总营业额近4成。产品方面,以运动鞋为主,占总营业额6成以上。
【图1】--Nike门市图
【图2】--2021年度NIKE品牌收入分类
--产品策略,实力取胜--
集团策略是通过「创新技术」,制造出消费者「期望」的产品。同时,通过数字化和实体零售平台,提高消费者对产品体验,从而达至长期收入增长目标。
过往集团曾多次收购同业,例如Cole Haan、Umbro、Hurley,希望扩阔产品市场。但这些收购,表现一直未如理想。2019年,更将表现一般的品牌Hurley出售。
现时发展策略,以自家NIKE品牌系列为重心,占总收入9成以上。
在产品开发方面,主要对手Adidas,较为专注于时尚设计部份,而NIKE则深耕于运动效能,建构功能性高的产品。集团拥有生物力学、化学、运动生理学、工程、数字技术、工业设计、可持续性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团队。
同时,邀请运动员、教练、培训师等专业人士,为产品设计、材料和概念提供意见。务求令产品的外型、实用性和安全性,都达至世界顶级水平。
现时集团已创作出NIKE Air、Zoom、Free、Flywire、Dri-Fit、Flyknit、Flyweave、FlyEase、ZoomX、Air Max、React和Adapt等备受市场好评的技术。
--行业龙头,优势明显--
在运动用品市场,存在不少竞争对手,例如adidas, Anta, ASICS, Li Ning, lululemon athletica, Puma, Under Armour and V.F. Corporation等等。
但以规模、盈利能力和品牌知名度计,只有Adidas可以跟NIKE相提并论。过去10多年,集团毛利率一直维持43%-46%这个水平,可见集团控制生产成本,是有一定效率。
生产线主要围绕亚洲地区,以工厂数量计,越南占比重最高。内地工厂数量,大约只占5分之1。虽然以毛利率计算,稍逊于主要对手Adidias。但以盈利计,集团数字却相对较高。
2020年疫情期间,Adidas盈利出现灾难性跌幅,下跌近8成。而NIKE受疫情影响年度,纯利只跌不足4成。可见NIKE在整体营运效益方面,依然占有一定上风。
表面上,NIKE生产的是「消费品」,理应较受经济环境所影响,令收入较为波动。但回顾过数10年,营业额增幅算是稳定。相信与NIKE品牌,某程度上已升华成为一种「必需品」有关。
当经济环境较好,较多消费者都愿意付较高溢价,购买NIKE品牌,就算其竞争对手的产品不差但较便宜。相反,经济环境转差,消费者只会偏向延迟消费,而非直接转向其他次一级的品牌。这个现象,在收入较高和年青族群,就更为明显。
结论就是,消费力在不同经济环境下,都不轻易转至其他竞争对手身上,这就是品牌优势。
--竞争力跑赢同业--
集团纯利虽然存在波动性,但整体表现向上,年均增长率达7-10%。
虽然增幅不算多,但大部份时间都能跑嬴大市,升幅优于标普500指数、道指鞋类指数、标准普尔的服装、配饰和奢侈品指数表现。
--电商分部,未来增长重心--
过往市场认为,购买服饰、鞋类等贴身用品,到实体店亲身感受,是必需阶段。但随着时代转变,人们对网上购物接受性提高。已有不少消费者,从线下转移至在线市场。集团品牌信誉度高,能增强在线消费者放心,有利该部份业务发展。
再加上,全球受疫情影响期间,消费者购物习惯也被迫改变,由线下转至在线,也造就了电商分部高速发展的机遇。
于2021年度,集团9成以上收入来自NIKE品牌,收入增长为19%。直营生意部份,增幅达30%,当中的电商业务,增长达60%,成为营业额上升主要动力。集团过往电商业务重要性不高,只占总营业额不足1成。到2021年度,比重已提升至2成以上。
NIKE执行长John Donahoe表示,消费者未来将会持续向数字化推进。首席财务长Matt Friend则表示,集团有能力在2025财政年度实现40%数位业务的愿景。由于电商部份,经营成本比实体店为低,长远有助减省成本,推高盈利能力。
【图3】--集团表现对行业指数比较
--市场策略,细致布局--
集团比较着重品牌效应,在市场推广上投入不少资源。过往经常与体育名人合作,推出产品,或透过社交媒体上与用户互动,去增加公司在市场的影响力。最为人所认识,就是1984年签下当时新秀Michael Jordon,成就出标志性的Air Jordon系列,每年为NIKE创造超过40亿美元收入。
在传统男性市场,销售策略依然以功能性为主,再注入运动明星,提高产品感染力。而女性市场,集团偏向用感性的宣传模式,透过产品去说故事,女性过往并非运动产品主流客源,特别在一些亚洲或非洲地区,这个情况更为明显。
由于很多女性,本身并无运动习惯。因此,广告在功能说明上,不会着墨太多。反而集中带出讯息,令女性消费者觉得购买的不是产品,而是一种希望和蜕变。
广告选角也有别于主要对手Adidas,集团较少用星级人物,主要透过平凡面孔,去增强共鸣感。为冷冰冰的产品,注入热情和温度,这是一个值得加分的地方。
另外,NIKE经常透过赞助大型体育活动,例如渣打马拉松,以增加品牌曝光率。同时,希望藉此提升人们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,以刺激旗下产品的潜在需求。
在数位技术上,NIKE创建了不同运动应用程序,例如NIKE RUN CLUB。为用家提供免费运动建议、操练方法和训练指导。
透过这类应用程序,吸引新跑手进场。同时间,程序提供训练指导和计划,有助于新跑手养成长期运动习惯,从而提升消费者运动的持续性,令消费者长期保留在产品需求圈之内。
--新机遇︰元宇宙 + NFT--
至于小童市场策略部份,就要跟元宇宙和NFT(非同质性货币)扯上关系。以往零售企业竞争场景,只限于现实世界,但元宇宙出现,顿时令世界出现一个全新的平行空间。
市场对元宇宙的长远愿景,不单是一个可以容立多人的虚拟场境。而是希望打造成一个存在经济活动,甚至可以进行部份日常生活的虚拟世界。下图是NIKE的元宇宙「NIKELAND」
【图4】--NIKELAND图片
【图5】--NIKELAND图片
【图6】--NIKELAND图片
--布局Roblox,一石二鸟--
关于NIKE所建构的元宇宙,先要介绍另一间企业Roblox Corp(RBLX),这是一家科技技术公司,专注于打造共同体验的3D创意平台,供用户参与和生成游戏娱乐内容。
对成年人而言,这间公司或许会比较陌生。但对10岁前后的小朋友而言,相信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份。
参考美国数据,95%的9至12岁儿童,会经常与朋友玩Roblox。用户当中有29%是9至12岁的年龄组别,25%是9岁以下,而25岁以上年龄层不到2成,可见平台上的用户,儿童和年轻人占比重,相当之高。
Roblox首次进入投资者眼球,相信是因为它作为元宇宙概念股所致,NIKE借助Roblox游戏平台,创建集团首个元宇宙场景「NIKELAND」。玩家可以在NIKELAND中,参与不同游戏挑战、购买虚拟服饰、参与建设等。表面上,NIKELAND跟一般在线游戏无异,但实际作用郄大有不同。
首先,元宇宙依然是一个新颖概念,市场尚未完全掌握其运作模式,以至市场反应。相信集团希望透过这平台,作为一个试验场,好让其提升元宇宙的营运经验。
因为较年青年一代,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高。再加上,这班生于互联网时代的小用家,上网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一部份,相信会是未来元宇宙中较骨干的一群。提早令他们认识NIKE品牌,百利而无一害。
同时,小童群体对产品设计的喜好,过往市场一直较难掌握,但NIKELAND,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,为集团提供宝贵的数据,小朋友在参与NIKELAND游戏时,可以赢取虚拟钱币。再利用这些钱币,到NIKELAND的商店,购买心仪的虚拟服饰,由NIKE运动鞋、卫衣、T-shirt、到Cap帽都应有尽有。
这些购物数据,将有助于研究小童对产品喜好,从而进行更精准部署,制定未来实体童装发展方向。一方面能为未来元宇宙市场进行演练,同时间,获得的市场数据,又可以用于支援现实场景的部署,是一举两得。
--集团对元宇宙有期望--
NIKE在元宇宙的布局,相信并非单纯试验性质,而是有一定期望。2021年,集团宣布收购一家设计虚拟运动鞋的初创企业「RTFKT」。
此企业由于一张Elon Musk穿着其虚拟波鞋的照片而走红,本身融资阵容包括不少名人,例如LVMH集团前数位长Ian Rogers、Riot Games联合创始人Marc Merrill、艺术家Fewocious等。
集团希望透过其技术和品牌,为元宇宙的发展提供助力。回顾集团历史,进行收购动作并不算多。故这次收购「RTFKT」动作,可视为对元宇宙发展的一次表态,显示出集团发展决心。
--低成本启动元宇宙--
在传统金融市场,发展新业务筹集资金的方法,主要是抽调保留盈利、新增贷款、或再次向市场集资。前者,如果新项目发展不善,将白白浪费储备,影响未来发展。若以借贷或集资模式进行,难免对集团财务或股东利益,带来负面影响。
但元宇宙世界,郄有着另类的集资模式,就是NFT。
2021年,同为着名运动品牌的Adidas,发行了首个元宇宙NFT系列「Into the Metaverse」,销售总额高达2,200万美元。
NIKE作为世界知名运动品牌,若作首次NFT发行,相信有一定叫座力,透过这个方法,为元宇宙业务注资,就可以减少对现有业务的影响。
--新世界,新需求--
元宇宙出现,对市场上不同行业,带来不同程度影响。有些企业,因元宇宙而令生意被蚕食;又有企业,纯粹进行业务位置上转移。而NIKE是第三类,受惠于元宇宙出现,原有实体产品,由于有一定实用性,故元宇宙较难蚕食当中份额,同时间,元宇宙为集团创造一个全新的蓝海市场。
元宇宙住民,同样有衣着打扮需要,虽然没有功能上要求,但品牌和设计美感,依然会是当中考量。集团凭借自家品牌和多年市场经验,相信有力将元宇宙项目,转化成为收入新增长点。
而且,NIKE一直善于建构生态圈,相信集团会将元宇宙和现实场景融合,提高业务协同性,来进一步提升盈利效益。NFT创建成本,比一般实体产品明显为低,但销售价却可以是实体产品的数倍,甚至更高。故未来元宇宙带来之增长潜力,绝对不容忽视。
根据苏富比亚洲区当代艺术主管及全球数码艺术合总监Max Moore表示,2021年有78%的NFT竞投者是新客户。而这班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客户,年龄平均低于40岁。可见NFT在年青社群,十分有影响性。
NIKE主要客户群正是年青至中年群组,相信NFT产品,对他们有一定吸引力,故预期发展正面。
--投资策略--
集团在提升股东回报方面,拥有良好的记录。20年保持增加派息,就算疫情时期,集团依然维持派息政策,可见集团对业务前景充满信心。不过,香港投资者在收取美股股息时,是需要支付30%税务费用,故投资重点,应放在长线增长潜力上,而非单考虑股息部份。
NIKE集团投资价值,可以分为二个部份。
第一部份,就是现有传统业务。NIKE品牌存在高知名度,实体业务发展成熟,行内优势明显,相信NIKE和Adidas这2雄鼎立局面,不会轻易改变。预期传统业务,可维持平稳增长。
第二部份,就是元宇宙市场。不过元宇宙概念,始终是较新,不论对运动用品行业影响,以至长远元宇宙发展,都存在未知之数。相信NIKE凭借本身品牌地位、充裕资源、加上提前布局的优势。元宇宙部份,是值得投资者期待。
就算独立考虑传统业务,此股都有长线投资价值,再加上额外的元宇宙潜力,对争取财富增值的投资者,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不过,元宇宙部份较新,最保守的估值,就是暂时不作考量或只计一个保守价值,但要留意,市场近年给予潜力业务不少的期望价值,但这部分其实有较大不确定性,投资者要明白这点。
如果只计传统业务部分,市盈率在30倍以下会较合理,同时加入潜力部分,投资者可以视乎到时企业发展到甚么地步,适当地调高市盈率水平。
以现时的价位分析,市盈率约35倍,如果考虑潜力部分,算是合理区顶的位置,小注投资都可以。
企业拥有高质素,长远有发展,但由于这企业估值经常不便宜,投资者最好以小注分注的模式进行,又或月供策略,买入后长线投资,以稳中求胜的态去长线等企业成长。
(本人为证券业持牌人士,未持有上述股票)
本文由woniu于2022-03-08发表在元宇宙中国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15657.net/news/5448.html
发表评论